朱氏历史
朱姓寻根>
朱姓源起>
朱姓流布>
历史专题>
中华文明之“礼”的饕餮盛宴 ——宗亲朱康有教授《朱子家礼与现代社会》报告有感
2020年12月16日晚上,在滴水成冰的北国大地,由著名朱氏宗亲、国防大学教授朱康有先生主讲的《朱子家礼与现代社会》优秀文化报告通过“腾讯视频”,传遍大江南北,传颂华夏海内外!
千古檄文:《南明北伐檄文》
昔五胡乱夏,仅一再传而灭。今东虏应谶,适二八秋之期。诚哉天道好还,况也人心思汉。 慨自李贼倡叛,神京陆沉。建酋本我属夷,屡生反侧,遂乘多难,窃踞中原。衣冠变为犬羊,江山沦于戎狄。凡有血气,未有不痛心切齿于奴酋者也。 本藩奉天倡义,代罪吊民,卧薪尝胆,法古用兵。生聚教训,已逾十年。正朔难偏,仅存一线。
河南省襄城县朱氏宗族
襄城县是著名的朱氏居住地,近20年业余时间调查得知襄城县朱氏有七八个派系,明朝嘉靖《襄城志》宁波《天一阁藏书》显示的朱氏先祖多是外邑人为官在此,民国25年县志显示的朱氏先祖以本邑为主,亦有外邑朱氏在襄城居官者,另有朱氏各宗各世先祖母及朱氏女儿外嫁后的贞节记载。
成都朱熹宗祠
朱熹宗祠位于在绿树繁花的成都市区青龙湖畔,成洛大道南,青龙湖二号大坝。建于明崇祯十四(1641)年,清康熙五十八(1719)年,熹公第20世孙朱必达自广东五华县入蜀,用一只公鸡两丈公布,从陈姓手中换取维修居住;嘉庆二十四(1819)年,必达之孙朱朝云扩建为半节河朱氏宗祠,道光二十四(1844)年春,成都科甲巷朱祖文总祠选定该祠为总祠之陪祠,朝云公之孙朱荣元于次年始扩建该陪祠时,设文公殿,赣粤、入蜀、贤孙、庶裔、神佛、报本一殿六堂,修建书院一座、宗祠东大嶺岗始祖居一处,坟茔多穴。宗祠建筑面积2306平方米。
湖北孝感,字辈佐朝光
祖籍是哪里的呀?
2020-03-14
朱文公世系总表
从黄帝到朱文公世系总表
2020-03-10
清代状元徐元文为丰县朱氏族谱撰序
余始游于丰,及奉使常再过其地,乐其山川雄异,其人物多厚重鸷勇,急气谊、然诺之事,以为有古豪杰风。既而得朱子尊彝。尊彝积学负才,笃于孝行,与人交,表里洞达无町畦,此尤其乡之贤者也。因与结驩,稍得详其家世。未几,别去十余年,朱子学日益富,而屡试有司,輙摈。杜门却扫不出,亦不苟交于当世之士大夫。
寻找重庆府同根朱珍公后裔
本朱氏支系属先辈朱珍公后裔,族谱有记载。直属祖宗(献宽公),出生于广东府嘉应州长乐县,后扔家迁徙四川重庆府靛江县。
2020-03-02
《福建姓氏志》朱氏章(部分)
(一)古老朱姓 在远古中原地区,有支崇拜赤心木(朱木)的氏族,以朱木作为图腾。进入文字时代把自己的血缘群体名称写成“朱”,这是中国最古老的朱姓族群(朱襄氏)。还有支生活在东夷(今山东)的先民,把蜘蛛作为氏族的图腾,甲骨文的“邾”就是一只爬行蜘蛛的画像,称本氏为“邾”。《元和姓纂》记载:“朱,颛顼之后,周封曹侠于邾,为楚所灭,子孙去邑以为朱。”颛顼乃黄帝之孙,其5世陆终。陆终第五子晏安,辅佐舜帝有功,被封于曹地,建立曹国,赐姓曹。曹国在商末灭国。后裔曹侠辅佐周室,周室把曹侠改封于邾地(今山东邹城一带),建立邾国,以国为姓,改曹姓为邾姓。邾国历时780年,后被楚宣王伐灭。大夫邾夷鸿早为躲避灭国灭族之灾,携带家室逃到沛邑(今江苏沛县)隐居,把邾氏改姓朱氏(一说其子朱秺移居相邑去邑姓朱)。后人尊为朱氏的得姓大始祖。如今绝大部分朱氏的血缘都源自曹姓邾氏族。
2020-02-24
浙江省平阳县溪南南宋文化村新年首次村务会议纪要
2020年2月18日下午,平阳县南雁镇溪南村“五套班子”(党支部、村委会、监委会、经济合作社、乡贤共建委员会)在朱子学堂召开溪南村新年首次工作会议,会议由支部书记朱梓识主持,近二十人参加了此次会议。
2020-02-20